为什么我的抽血不合格?检验技师为您解答
图(1) 图(2)
患者:“护士,我的结果怎么还没有出来”
护士:“阿姨,您的血凝了,我们得给您重新抽”
患者:“啊,这是为什么啊?”
这段对话内容经常发生在医院门诊工作中,很多时候,当护士说给患者重新抽血时,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情愿。
为什么会发生以上现象?为什么这些现象不能将就出结果?不合格的标本对结果有什么影响?这是许多患者和抽血护士都想知道的问题,答案就让医院检验人员来为大家解释一下吧。
图(1)图(2)的两张报告单为同一个人的结果,由图(1)可看出该患者的血小板为35较低。在收取标本后检验科技师对此管静脉血仔细观察后发现有一凝块。挑出凝块以后我们对该样本做了一个小实验,得出图(1)结果之后进行血涂片镜检等一系列的复检,人工镜检结果和机器做出来一致后。然后又对该患者进行重新采血,检测得出图(2)的结果,图(2)的血小板结果为297。有时候患者认为有凝块挑出来以后便可以重新检测,我们做的这个小实验可以很好地证明,凝块对血常规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。
同样脂血、溶血,等一系列不合格的标本对结果都有不同的影响,在检验科抽取标本室,工作人员都会对标本进行筛查,如果出现了不合格的标本便会退回,建议重新抽取。
造成不合格标本的发生因素有很多,如静脉充盈不良、静脉塌陷、老年病患者血管弹性差,新生儿的血管细不易定位等诸多因素都会发生溶血。另外,血液凝块,患者静脉血管条件不好,血液粘稠度高等也是发生血液凝固的重要因素。
医护人员能做的就是提高采血技术,如果标本真的出现溶血或凝固等现象时,努力跟病人解释清楚。以实际行动得到患者的理解与支持。让患者了解到,不合格标本真的不能“凑合”用!